以降低淹水災害、確保水源穩定供應、改善河川環境、促進水源供應多元化為政策方向。由政府或民間參與興辦「水利事業」而衍生從事相關之調查研究、技術顧問、工程建設、營運管理、工業製造、商務企業、資訊科技及創新研發等領域之業界,通稱為「水利產業」。(水利產業知識化育成中心、2003)


  1. 與水利事業直接關係之專業領域:上自水文氣象、地面水資源、水庫、河川及排水路、農/工/漁/牧業及民生公共用水、水環境及生態、地下水水資源及環境地質、乃至河口溼地、海岸、港灣及海洋資源等、以及其他與「水」有關之經濟事業,無一不與民眾生活、經濟生產及環境保育息息相關。
  2. 與水有關之工商產業產品研發製造生產相關專業領域:機械、電機、電子、微機電、化工、製造、資訊、材料、微電子(機) 、環工等專業科技以及物理、化學、生物、農/漁業等基礎科學。
  3. 與工商產品拓展市場、推廣行銷及有效管理等專業領域:工管、資管、企業、財稅、金融、行銷、會計、國貿、及法律等法、商、管理專業服務。


水利產業之範疇

水利事業
(民眾需求, 政府管理)

水資源事業

●公共及生活自來水業

●工業用水業

●農業用水業

●漁業用水業

●觀光及商業用水業

 

水處理事業

●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業

●工業廢水處理業

水利產業
(民間)

水器材及儀器製造業

●用水、控水、淨水、濾水器材製造業

●水文、海象、氣象觀測儀器製造業

●供水、排水、水處理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

●自動控制、通訊與資訊系統製造業

●管材、配件、組件製造業

●先進創新水儀器/器材開發設計製造業

水利工程業

●水的基礎工程建設產業
(水資源、河海堤、 抽水站、防潮閘門、大排水
、下水道、海岸保護、港灣)

●水環境保護工程業(水污染防整治)

●輸配水管道工程業(供水、排水、污水、雨水)

●飲用水設備工程業

●永續水資源/環境保育工程/河海生態工法營建業

●深層海水利用開發工程

水利服務業

●水利工程技術服務業(工程規劃設計)

●產品/設備設計研製服務業

●水資訊整合供應服務業
(技術/市場資訊、研析、訓練講習)

●水事業管理服務業
(代管理、代操作)

●技術/產品研發試驗服務業

●標準認證檢測服務業

●設施維護檢修服務業

●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業

●排(廢、污)水處理業

●e化水資源管理服務業

●節水、淨水、水處理技術評估服務業

●永續水資源/環境保育工程/河海生態
技術評估服務業

●先進水利技術教育訓練服務業

●創新水儀器/器材檢測認證服務業

●深層海水利用開發技術

 

水商品批發零售業

●包裝水業、桶裝水業、深海水製品業

●水商品經紀業

●水處理藥劑業

●深層海水相關商品業



  1. 「水資源」供需問題無論在高科技產業傳統產業或是服務產業中均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為「確保水源穩定之供應」發展水利產業已成為我國總體經濟成長與否之重要一環。
  2. 運用我國深植科技產業創新研發之能力,整合專業科系領域,創造水利產業成為我國經濟領域範圍中之一項新興產業,使水利產業不僅在總體經濟體系中,成為各類產業經濟發展中之基礎產業,更由於其造水、儲水、設備之研發、製造、組裝、操作等技術,即為一項新興產業,如能有效推動整體輔導,不僅可滿足國內需求,且將可跨足行銷國際,並可帶動下游產業之發展,為我國經濟蓬勃發展貢獻新力。
  3. 當前政府組織再造,朝向去任務化、地方化、行政法人化及委外化等四大方向推動,而公營事業亦已逐漸民營化,以因應經濟國際化、自由化之挑戰,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增強國家競爭力,減少財政負擔,結合產官學研界一起開創「水利產業」,迎向「水利產業革命」時代已來臨。


  公元2000年,我國的水利基礎建設已臻完備,經濟發展即將邁入已開發國家之際,卻因全球分工體系的重組、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之衝擊,以及大陸經濟開放之吸磁效應,已使我國經濟發展須面臨國際間新的挑戰,因此在經濟產業市場全球化,科技快速發展以及激烈競爭環境中,為維持我國總體經濟之優勢成果,提供穩定優質之水源,成為各產業生產之後盾,加速推動「知識型水利產業」發展應是當務之急且為重要項目。在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之今日,欲使我國「水利產業」蓬勃發展,則亟需建構於「知識經濟發展方案」之下,重新檢討政府單位、民間企業以及學術機構之關係,使成為首要之工作。



  振興我國經濟成長,提供穩定優質之水源,乃促使積極加速推動水利產業之發展契機,由於過去水資源無法以「商品」銷售,以致未能形成特定產業,而僅扮演工業、農、漁業及服務業等用水產業之輔助角色,如今由於公共及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及保育用水持續不斷增加,且水資源開發不易之情況下,尋求替代水源、用水回收再生利用、輔助水源、造水產業、知識型水利產業、水資源科技研發以及促進民間參與水利建設等策略方針,即將加速推動實施,此舉不僅促進水源供應多元化,更將衍生多項新興水利產業之發展,就此擺脫傳統水源分配不合理之包袱,進而帶動上下游產業,增加工作機會解決部分失業人口問題,或可謂之為「水利產業革命」之開始。